强信心 促发展丨陈肖舒:绿色消费助推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4-03-26 来源:素色系列
产品介绍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经济工作。其中,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是重要任务。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白准确地提出,要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全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

  绿色消费是指各类消费主体在消费活动全过程贯彻绿色低碳理念的消费行为。今年以来,随着“双碳”目标推动落实、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绿色低碳产品消费潜力持续释放;相关企业加大研发、商家创新模式,推动绿色消费向更多场景延伸;有关政策举措“保驾护航”,更好促进各地消费的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作为适应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一种新型消费方式,绿色消费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绿色低碳转型。全力发展绿色消费,以需求为牵引,有利于形成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的新局面,促进形成较为强大国内市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绿色消费是促进消费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新的增长点,有助于形成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倒逼机制。更重要的是,绿色消费有利于弘扬简约适度的中华传统美德,倡导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汇聚起美丽中国建设的强大合力。

  绿色消费是促进生产方式转型的主要的因素。进入新时代,随着我们国家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百姓对于生态环境、生态产品、生态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要求慢慢的升高。绿色消费是一场促进生产方式转型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是在消费各领域全周期全链条全体系深度融入绿色理念,全方面促进消费绿色低碳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对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具备极其重大作用。消费不仅是生产的终点,也是生产的起点,不仅仅可以实现生产,更有促进生产的作用。绿色消费的兴起和发展,将带动一大批绿色产业的出现,助推经济社会生产方式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以更多绿色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绿色消费是实现经济高水平发展的必由之路。培育绿色理念,促进绿色消费,是推动经济高水平发展的内在要求,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备极其重大意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居民消费需求逐步扩大,消费领域对于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凸显。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出台的《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指出,绿色消费旨在消费过程中积极实现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更看重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循环利用,科学处理好生态发展与经济发展间的相互关系,使环境发展与经济发展保持动态平衡,实现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和长期的发展。我国通过多种方式培育绿色消费,实施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持续完善充电基础设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从2012年的1.3万辆快速提升到2021年的352万辆,自2015年起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同时,逐渐完备绿色产品认证采信推广机制,健全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实施能效水效标识制度,引导促进绿色产品消费。这些措施都为实现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更好推动绿色消费,要积极培育绿色低碳消费市场,健全绿色低碳产品生产和推广机制,促进居民耐用消费品绿色更新和品质升级,充分的利用好农村市场这一绿色消费领域的蓝海;同时,健全节能低碳和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完善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增强高水平发展的后劲和韧性,铺筑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底色。

  绿色消费是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促进绿色消费的实施方案,例如贵州印发《贵州省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围绕吃、穿、住、行等八个方面提出了30条措施。随着绿色消费观念渐入人心,绿色低碳产品成为慢慢的变多消费者的自觉选择。当前,促进绿色消费,还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普及生态环保知识,传授和推广绿色消费经验,创新绿色消费教育、引导方式,帮助人们掌握认识、选择、使用和处置绿色产品的能力,进而把绿色认知转化为环保行动,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身体力行、久久为功。除了开展绿色教育之外,还需要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等创建行动,反对奢侈浪费和过度消费,倡导理性消费,加快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让每一个人都“从我做起”,养成低碳、环保的消费习惯,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推动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为美丽中国建设汇聚更强大力量。

  近期,12P/Pons-Brooks彗星(以下简称12P彗星)成为全世界瞩目的对象,我国不少天文爱好者成功观测并拍摄到这位“天外来客”。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白准确地提出到2025年,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基本建立,全域覆盖、精准科学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初步形成。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阶段,突如其来的天气变化,是否会对春耕、农作物造成影响?

  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南开大学饶子和院士团队与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张璐研究员团队合作,首次揭示了抗结核新靶标Rv3806c的冷冻电镜三维结构。

  25日,中国海油公布消息,我国在渤海超5000米的地层钻探发现一口高产油气井,测试日产油气当量近1400立方米,创造了我国海上深层油气探井日产最高纪录。

  “绝对安全”的通信是千百年来人类的梦想之一,从摩斯电码到电报、传真,从移动电话到网络通信,通信技术的发展同时带来了各类安全风险隐患,与通信安全相关的技术一直是科技界、产业界的重点攻关方向。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研制的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CAFE2)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实现了14.8粒子微安流强、224兆电子伏能量的束流在靶稳定运行,创造了国际同类装置运行束流参数的最高流强纪录。

  以晚清士人出洋记述为主线,分为水陆交通、街头见闻、西人器用、博物致知、格致之学五个单元

  针对保障消费者颇为关注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通知》提出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

  目前研究认为阿尔茨海默病是由于β-淀粉样蛋白的聚集和过度沉积引发的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神经元损伤等一系列级联反应造成的。

  新疆吐鲁番,火焰山脚下。 吐鲁番市“热经济”产业园内,高温干热汽车试验场的部分建设项目已竣工投产,陆续进入运行阶段。

  (记者申少铁)记者近日获悉: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等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国家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办法》,要求逐步加强和规范国家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工作,提升突发事件卫生应急能力和处置水平。

  据中国气象局介绍,在针对2022年第3号台风“暹芭”登陆北上期间北方冷涡降水等多个历史个例的预报试验中,下一代大气数值模式的全球5公里分辨率预报优于当前的业务模式。

  其中,《量子测量术语》界定了量子测量相关术语和定义,规范了量子测量专业领域和相关领域之间的术语一致性和逻辑完整性,是量子测量领域重要的基础性标准,为规范和统一量子测量科学研究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重要基石。

  预制菜产业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新兴食品产业,在促进农产品深加工、食品制造业转型等方面均有积极意义。但预制菜也面临范围泛化、标准不统一等问题,花了钱的人预制菜是否添加防腐剂很担忧。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负责这个的人说,今年是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的关键一年,将全方面实施专利开放许可制度,推进“一对多”的开放许可,降度易成本,提高专利转化效率。

  眼下,春风渐暖,春季农业生产也已进入大忙时节,全国春耕备耕正自南向北全面展开。打好粮食生产“第一仗”,将进一步夯实全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基础。

  五年来,多次考察中部六省,为中部地区谋新篇、开新局指引方向。我们选取产业转型、科学技术创新、生态建设、乡村振兴、制造业发展、文化传承等六个方面,跟着的足迹,通过卫星视角看中部崛起新图景。

  科技创新是新型工业化非常非常重要的驱动力。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谁掌握科学技术创新的主动权,谁就能占据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刘柳团队在近日出版的《科学》发表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发现了一种反电子态双亲性卡宾。这类卡宾的分离表征拓展了人们对碳化学的认知,并有望促成双亲性主族元素化学的革新。